2021年7月19日 星期一

終於等到

 終於等到                                        20.07.2021

從五月避疫在家以後,每天下午兩點邊擦地板邊聽中央防疫指揮中心的記者會直播絕佳搭配,呵),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例行性事務。

最所關心的當然是疫情的發展狀況,但也從記者各式有些專業有些光怪陸離的提問與指揮中心的回答中,多多少少學點新知。

記者會的主持人開頭千篇一律,阿中部長的問候語也一成不變各位記者女士先生大家好,大家午安」。每天收聽時我總期待著,有一天,也許緊接著這句話之後,阿中會說「今天要跟大家報告一個好消息...」。

二個半月以來,確診人數時升時降,開場與問候始終如故。沒想到我的期待竟然在兩天前成真。那天,當確診出現個位數時,阿中真的就這樣說了!




想起兩個半月前三級警戒開始時,網路上霸氣流傳著「看好了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三級。」這樣的目標雖然難以達成,但我們在兩個半月後所達到的成果亦讓人敬佩。正如記者會中一再被強調的,除了相關單位的檢疫之外,這是透過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戒慎持守方能有成。

所以,在終於等到阿中的好消息時,讓我也跟大家表達我衷心的感謝!

 

2021年7月18日 星期日

只做小事-自備餐具

只做小事自備餐具                19.07.2021



從照片拍攝的要角度來看,這絕無關乎廚藝也實廚藝無可言,畢竟,燙青菜向來是我餐桌上的常客J)。

避疫在家兩個半月,每天晚餐是全家可以躲避我的料理的時刻><..)。SubwayNnno的首選,他總說那是營養與美味兼顧的最佳選擇。但從荷包的角度來看,一份潛艇堡大概可以抵掉我二至三天的菜錢,完全不符家庭主婦的盤算。

於是,除了Subway之外,我們的晚餐大抵在外帶麵線、臭豆腐、滷味、鍋貼水餃、小籠包米糕之間輪轉。這張照片上所呈現的即是兩籠小籠包、兩籠蒸餃和兩份米糕。

但就說了,重點不是食物,而是如標題所述餐具。

不是擔心傳染,而是環保考量,所以這樣的行為早在疫情之前即已開始。出門前,我會先想好覓食地點,然後帶上適合的餐具前去裝填。 

那天帶上的從全聯換購來的方形長盤。這餐具一看就很德國,是用來做焗烤時的最佳配備。可是我的小籠包和蒸餃擺在裏頭也完全適得其所,每一顆都完好上桌。至於旁邊兩個則是裝著米糕的折疊碗,這碗一組大中小三個齊備,各有功用。

最小的碗可以裝臭豆腐附送的泡菜,而我通常帶著大碗去買刨冰,老闆會完全不顧原先外帶的容量而大器的把整個碗填滿。

如果這樣的容器手邊剛好都沒有,那麼,最後要分享的秘密武器則是電鍋內鍋。各式中、西餐點水煎包、麵線、滷味、蛋糕沒開玩笑,我朋友真的這樣做)不管是冷熱食品或湯湯水水,一概難不倒它。除了美觀不足之外,它的穩固保護力絕對令人安心(曾經發生過用折疊碗裝兩碗麵線,因考慮不周上下疊著擺放而導致下面那個碗塌陷的悲劇者之肺腑之言)!

防疫期間,為免感染,也許正是開始養成自備餐具的好習慣之最佳時機。這段時間生活也許有些不便,但我們卻也能一起在當下的微暗中,努力創造未來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