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奔東西 29.01.2018
這是很奇特的一週,明明是寒假,但家裡的三個男人卻各有去處。
除了學業上需要奮力一搏,努力看看是否能夠轉入夢想中的資工系外,MOMO把大一的生活目標訂為:打好排球、練好Popping(儼然一副是體育系的學生似的)。也因此,他參加了熱舞社為期兩週的舞蹈寒訓,每天真的從早跳到晚。
而向來一心一意嚮往走上網球職涯的NONO,趁著寒假的空檔,終於可以暫時離開陰雨綿綿的宜蘭,去到台中的專業網球學院,與一群來自韓國,以及亦有志成為職業網球選手的台灣青少年們,一起接受十天的訓練課程(其他選手其實都待得更久:韓國選手大概來此集訓一個月,台灣的14歲組冠軍已經放棄學業,長期在那兒接受訓練)。
這兩個活動在這個家裡並不算稀奇,參加各色營隊,向來就是兩個兄弟度過假期的最好安排。但是把拔不一樣,他接下來的這十天,可真的是人生生涯中的新經驗。
我想,一切都是天意:要不是我和NONO為了捧場而去參加了大提琴老師樂團的音樂會,我們就不會看到貼在演藝廳外,宣傳西班牙老師將在宜蘭開設手工製琴課程的海報;要不是因為有兩個人報了名卻臨時取消,就算有心想要去上課也擠不進學員名單。
不過,天時地利也需要人和。而這個「人」就是我。^^
原來,把拔早就在我們發現課程的海報前,去年就留意到這個訊息了。然要在生活裡挪出十天的時間去上課,對工作總是纏身的他來說,是真正需要克服的心理與實際難題。「這個時段剛好在寒假中,真的很難得!而且做的是你喜愛的古典吉他ㄟ!工作先放下真的不會怎麼樣啦!」很努力想要說服他是因為,把拔是家裡最有音樂天賦的人,雖然小時候沒有遇到啟蒙良師以致早早放棄鋼琴的學習,但音樂夢從來就一直在他心裡醞釀著,我們總很期待他可以真的開啟夢想之旅。
為了逼他跨出這一步,我只好使出最後的殺手鐧:「不管啦,我就幫你報名,當成今年的生日禮物!」
就這樣,這個中年大叔真的就狠下決心,從一個木工幾近零基礎的新手出發,朝向完成第一把手製吉他的「製琴師」邁進。(沒想到新經驗的樂趣讓他都想轉行了!!^^把拔的心情記述見下分享)
至於這個沒有營隊可上的馬麻,只好很認分的乖乖埋首工作,並為他們努力築夢的經驗留下記錄。
製琴課 Day.1 (by Kay)
從小就是個「說比做更容易」的小孩,所以現在當語言學家好像剛剛好。
加上有個手藝高超的老爸,一不小心,就過了一個自己沒任何概念、卻領了不少工藝燈籠製作等獎狀的童年。
但是製琴這件事,卻是長久以來在心裡的一頭小鹿。一方面覺得這是作為人的真本事,二方面喜歡跨界學習活著的感覺。製作一把好琴,涉及到必須具備木材學與深厚木工基礎、物理學與聲學知識、對音樂性的掌握與文化傳統的吸收與尊重。除了木工之外,都是我心儀的領域。沒想到還沒苦等到退休,離家不遠處就冒出了一個西班牙吉他製作的營隊。看來,似乎是需要出來面對從沒學好的木工的時候了。
老師是一位同時兼具歐洲吉他製作傳承的吉他演奏大師。嘴巴有時酸酸的,但人很好。一開始就讓我們彼此交換自己手中的香絲焦檀,去感受每個板材的獨特性。沒有一個木頭是一樣的!噢天啊,光這個想法就讓我亢奮起來。
雖說是入門課,同學們之間已有不少的修琴師、製琴師與音樂人。進度很快,一天下來,已經黏貼好音樑
(fan bracing)、面板力木 (top bracing)與接上琴頸 (neck)。
正在得意做夢時,悲劇就來了。(當然首先要怪罪自己的老花),在裁切黏接音孔兩側音樑時,竟然把音板某個地方刮到了。還被老師拿上台做錯誤補救教學範例。這之後的鉋、磨與膠黏細節,都已經三心二意了,哈哈哈(我真的要把悲劇 po 上來嗎)
其實是很開心的第一天,回台灣工作十三年來,第一次可以整天不想研究工作的放空。感謝老婆大大的贊助。這活兒真的是給極度專注與過度龜毛者的禮物。
在處理力木兩側是否對稱削尖的問題上,老師講了一個「匠心良知」(conscience)的概念:如果一個工步在聲學上效果不可知,不知道做或不做的音響效果好壞,並且在外觀上一般使用者也看不到,那麼剩下的就是在工藝/美學上的良知要求。做一個 maker,你自己心知肚明。對自己的工藝美學堅持,儘管沒人知道,沒人在乎。
這種脾氣,我喜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