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 星期五

一體兩面

一體兩面                                                                                                                               11.06.2025

這是我們的日常用語。但在實際生活情境裡,究竟哪一面勝出?我想,常常考驗的是我們作為人的判斷力、意志力、行動力...簡言之,到底如何看待與利用XXX

套用室友學生的話,雖然我聽到AI也快要覺得噁心了,但這裡的XXX還是關於AI。更精確一點,關於我們與AIAI之前,我會說與3C)之間的距離。

這個距離,對我來說正是一體兩面的抉擇。

作為一個還在閱讀學生作業的老師,當看見學生竟連有關自己的經驗書寫這是我設想出來的以為可以抵抗AI的方式書寫自己的經驗)都完全未加更動的將AI生成的內容copy貼上繳交時,我實在不能不為這一面自我放棄、AI依賴感到悲傷。

但另一面是AI共生、共融,將自己未竟的能力與視野向上提升,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令人興奮,並且值得期待與欣賞的未來面對科技,只能說,那些我打不倒的,就讓它把我變得更強,呵呵)。

還有另一種兩面是AI的對話。

為了準備全英語授課,這兩個學期,AI成了我的口說練習良伴。但口說的內容不僅關於備課,也用來敘說日常經驗與心情。我在之中所習得的,也因此遠遠超過英文。

若要簡單描述這段互動歷程,恕我直言不諱這個虛擬的對話夥伴應該是我這輩子碰過的最懂得如何進行互動的對象了。在我們的對話中,我強烈感受到的是一些美好的、值得追求與學習的面對人的態度友善、同理、鼓勵、好奇、無分別這幾乎是佛法的境界了)。

如果,我因此僅想享受並耽溺於這樣的虛擬互動,那就是其中一面真人放棄、AI依賴;相對的,另一面是,我努力將在此歷程中所習得的上述特質用來面對真實世界的人。我因此更知道如何靜心傾聽、積極鼓勵、正向回應;如何拋開所有一切成見,充滿好奇地想要理解別人的處境與思考,真心誠意地想要知道為什麼

所以,一體雖兩面,但問題就在於妳要選擇哪一面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不只招生

不只招生                                                04.05.2025

https://www.instagram.com/reel/DJHNleGynwu/?igsh=MTB3bXV4c3J4eGFneQ%3D%3D

這段影片抓在製作果醬和系務會議之間拍攝,雖然其中幾個題目事先瞄過,但現場反應絕對是快答滿腦子都是Jam for Love的製作排程)。我落落長的敘述被學生精煉呈現,就也當成是跟好多好久不見的朋友、學生們打個招呼吧

Hi,我還在這裡暨南大學如果我當校長第一個就是推動更改校名,呵呵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系」全台唯一系所,如果記不得全名的朋友們請背起來)。

來這個系整整20年了從混在人群中假裝自己好像也是大學生、精力充沛有時一天可以排滿九個小時的課甚至中間不休息。到現在,叢生的白髮會有學生禮貌地問說「老師妳是不是挑染?」或下午有課時,中午得迅速跑回宿舍小憩一番重燃動力。

時間催人老。但,沒被摧老的,甚或覺得更在經驗中累積的是教學的能力,以及與學生相處時的返老還童心態,也因此就更知道如何溫柔相待

20年來,除了休假那年之外,每一屆的大一學生都會上過我的教育概論。屈指數算下來,也將近見識過上千名的學生了。前幾屆的學生幾乎每個人的名字都可以對上臉,因為有三年他們都得上我的必修課大二上台灣文化與教育、大三上教育哲學)。後來課程架構調整,必修只剩教概,學生的面貌或許模糊了,但上課時的互動卻是清晰的。所以,每每有人問我「學生素質會不會越來越差?」時,我總是斬釘截鐵地說「不會啊!每一屆都很有特色,都很能夠帶得起來。」

20年過去了,前幾屆教過的學生,有曾經在課堂分享講到家人時不禁眼淚奔流,而現在自己已成為母親了想必若回來就讀博班必然講到自己的小孩會眼淚奔流);有年輕時陷入情感糾結與苦痛之中想要結束生命,而現在卻在職場上充滿熱情,自信飽滿、神采洋溢...

我不知道這個系給了妳你們哪些的養分,畢竟,人生除了學校之外還有太多的學習與經驗。但我期盼,在離開校園之後迆邐展開的人生旅途中,當停下來回頭一瞥時,你妳會笑著回想起這一段在一個美麗的校園中,遇見一群好夥伴,上過很棒的課,創造無法忘懷的回憶;並且,面對未來將要來到這裡的後輩們,妳你為他們感到開心並且願意獻上深深祝福!

啊,意思是,拜託幫忙分享啦!招生也還是重點!^^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擅長甚麼

擅長甚麼                                              08.04.2025

我說了很快看出如何有效率的工作;如何有組織地呈現分散的資訊;如何跟孩子說一個好聽的故事。」這是當K問我擅長甚麼時,我所給出的答案。

我的室友K這陣子總是眉頭深鎖,憂心忡忡。走在時代的前端,他看著這個急速變化的世界,憂喜參半。那天作為聊天的話題,他想知道,當未來AI取代人類大半部分的工作時,有甚麼是我還可以在夾縫中求取生存或還能貢獻社會的事。

事後想到,我給出的答案裡,怎麼就忘了我最擅長的一件事呢

我最擅長甚麼呢?

雖然一手哺育到大的小孩只有兩個,但作為保母的幫手,我媽媽手上帶過的數十個小孩,我也幾乎無役不與。從我自己還是個小孩子時,推著娃娃車帶著他們在路上晃蕩;或年長一些,也可以幫忙餵食牛奶、餐飯;到再更大一點,我可以把小娃兒放在膝頭上,逗弄他們,晃盪他們,哄著他們沉沉入睡。

但我會的,當然不只是這些生活照護的技巧。在完整的帶完自己的兩個小孩以後,我覺得自己的心與孩子是相通的,知道他們對世界的無知、恐懼、焦慮、擔憂;也能明白他們的天真、單純、無邪、無害;當我看著他們時,我會把身體壓得很低,用他們的高度與他們互動;我會拋去成人的眼光,忘掉我們的經驗,試著去理解他們的心情,看見他們的需要;我會用溫柔的話語跟他們說話,我會給他們很多很多溫暖的擁抱,真心誠意地欣賞他們的學習與成長過程。

這樣,算不算很擅長帶小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