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 星期日

敘事研究經驗談


敘事研究經驗談                                       30.06.2013

週末受邀去一場跨領質行研究工作坊進行研究經驗分享。開場我即很羞赧地承認:「吾不做質性研究已久矣!」不過,趁著這機會,還是將自己的研究歷程與研究收穫,做了簡單的分享。

演講當日用的是簡報檔。翻箱倒篋後,找出了之前寫給東華大學「人間工坊敘事研究中心」的一篇短文,就貼上來與大家分享吧!

「敘事」或「敘說」?

2003年,當我的碩士論文指導老師蔡敏玲和我準備送出翻譯好的完稿給出版社時,針對原書名的「narrative」究竟該如何翻譯出現了異議。

敏玲老師覺得「敘說」較為恰當;而我,則因為歧義的考慮(「敘說探究」,會不會被讀成「敘說」「探究」?最後被當成是一本講述研究的書?),以及覺得此研究取徑中重要的不只是「說」這件事,而主張以「敘事」代替「敘說」。後來達成的共識是,書名部分採用「敘說探究」,但內文則依情境而在「敘事」與「敘說」之間,各自做出符合脈絡的選擇。

就我所知,那是台灣第一本有關「敘說(事)探究」的書。不過,不是中文原著,也不是本土某位研究者的研究方法選擇。我們只是透過翻譯,將質性研究的一種視野帶進台灣。

2011年,當我再用「敘說探究」和「敘事探究」兩個關鍵字在網路上進行搜尋時,資料幾已排山倒海而來。有人開設相關課程,有人出版相關書籍;更多更多的是,許多研究者將此作為研究方法,藉以進入不同對象的故事中,寫出一份又一份的研究報告。

2003年所出版的「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一書,對我來說,其意義因此除了是出版社定期寄來的稿酬清單外,始料未及的是它在研究或教學上所帶引出來的繁盛景象。

那麼,我也是其中之一員,也是個敘事研究者嗎?

翻譯此書之前,我在1998年時,寫就了第一份研究論文:「權力交戰場學校中的身體規範與學生的身體觀」;翻譯此書時,我正在德國探索六個留德女學生的生命經驗,爾後在2005年時寫完第二份研究論文:「留學作為發展的一種可能性六位台灣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

1998年時,研究於我,還是一個懵懂有待體驗的領域。我因為在碩士階段接觸到敏玲老師的質性研究課程且擔任其研究助理,而深為之所著迷,因而小心踏步向前。雖然做完了碩士論文,和一群孩子聊天說話過生活,但是,「敘事」、「敘說」都還只是生活用語。

帶著碩士時期初次的研究體驗,我在德國開始進行博士研究。當時,主題很確定,因為留學初期的害怕遲疑與困惑,讓我急切想知道其他人的留學經驗;讓我覺得需要透過別人的故事,來幫助自己可以更堅定。我因此,走進六個人的留學故事中。

然而,在研究過程中,尋徑這些研究伙伴的來時路,越發清晰顯現的是:我們從來都是歷經長長的一條路才走至當下的點。這個點,因而絕不是單一孤立的定點,而是一個交融了過往各種複雜歷程所凝縮而呈現出來的多晶體。所以,留學故事的研究,怎麼可能不更長程地回溯生命的歷程?也因此,終要以傳記研究的面貌加以呈現。

在傳記中,既「敘事」,也「敘說」:我們在經驗中,留下諸種事件的刻痕;透過敘說,事件得以開展,得以在生命之河中,尋得可以讓自己或他人努力加以判讀的定位。「敘事」或「敘說」,在博士階段時,不再只是生活中隨意拈來的話語,而是讓研究得以成形的有意識之選擇。

就只有研究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指出了接觸這個研究對我而言的第三重意義:敘事或敘說,不僅僅是研究方法的選擇,它更是我在面對人事的重要態度。提醒我,眼前所接觸的人物與事件,其背後都有複雜的生成。若真的有心有意,那麼,就深入內裡探勘,而不為表象所動;如果沒有力氣明白原委,那麼,請堅守現象學「置入括弧」之主張,把判斷先留予以留白。



2 則留言:

蟹 提到...

老師,我對最後一段很有感!

現在在社區大學工作,要接觸大量的人,特別是長輩級的人物。也得時刻提醒自己,不可以受限於表像,就下判斷。

好想跟老師聊聊阿~~~

fisch 提到...

Dear蟹

學期間,
我通常週三四在埔里,
其他時段在宜蘭。

這個暑假,沒有遠行。

有機會,就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