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18分之一


18分之一德國大學課堂現場觀察記事                        31.01.2019

我想,若對照在台灣課堂上的狀況,這會是一個奇景18分之一的18是課堂上出席的人數,而那個是在老師進入教室前,唯一一個在看手機的人。那其他17個人在做甚麼呢絕大部分都在與鄰座暢談,一、二個人則埋首在眼前的文獻中。

這樣的奇景,也常常發生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印象中,某次搭公車時曾經計算過,25個老老少少的乘客中,僅有三個人在使用手機。而我還笑稱,三個使用手機的人中,應該有兩個是亞洲人。至於大人用平板或手機餵」小孩的畫面,我來半年也僅見過一次!!

面對這個奇景,我暫時沒有價值判斷雖然我真的很不喜歡別人跟我在一起時還優游在自己的手機世界中);也還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明明也是人手一機,為何我在公共場合見到的德國人都不太使用它。

不過,另一個情景我想卻是我們很需要深思的地方。

我相信,來過德國交換/留學的學生,若曾在大學討論課上過課,都會有與我20年前一樣的震驚每遇到老師提問,學生舉在空中的手指這是他們等待發言的傳統手勢)就會此起彼落湧現或與發言者的發言同步存在,直到輪到自己說話為止。

當年,我的博士論文研究六個留德女學生的生命故事,大家都有同樣的衝擊。對此,我們所得到的共識是台灣的學生怕犯錯,怕被覺得愚蠢,以致約莫從國中以後,舉手發言幾乎在課程上成為絕響。

20年後,當我再度踏入德國大學的講堂,仍為學生的認真所震懾。每每上課時我總會偷瞄左鄰右舍的文本,上面有著各式瑰麗的色彩,表示他們的確預先閱讀了文獻,以致往往一堂課下來,老師通常扮演的是提問、分配發言、簡短回應的角色;學生的發言、討論、相互補充,大概佔課堂的70%-80%。相伴的,還有邊上課邊記下的筆記照片拍的就是今天坐在我左邊名為哥廷根先生的筆記)。

上課時沒有投影片,課堂上沒有音響喇叭配備,今天教室前面的海報架上還掛著一疊白色的大海報紙,上面留有之前課堂上的討論痕跡。

歲月悠悠,德國大學課堂上學習的氛圍卻如此和緩的停格於20年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