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7日 星期一

看見自己的進步

看見自己的進步 08.11.2008

先是趕著寫研討會的論文,交稿後,隨即又開始忙著修改欲投稿的論文。

進入學術圈工作三年了。基於現實層面的考量,所以,泰半寫的東西都是從文獻或文件下手,而暫時無法發揮自己在碩/博階段所培養的強項—透過質性的觀察
、訪談,書寫帶有文學氣息的研究報告。

K偶爾為了輔助修訂我的英文摘要而讀了我所寫的「正經八百」的文章,總忍不住要加以訕笑,然後補上一句:「妳還是比較適合寫質性研究論文。」

習性上或傾向上,我知道自己的確是靠近那個方向的。可是,從小就愛強辯,愛與人「逞口舌狡辯」的我,應該,應該也還是有那種論理說情的能力的。

尤其,當發現寫研究報告就像過去當記者在做採訪一般,對於書寫這些論文我就更帶有興致了。

寫研究像採訪?真的!

不管是從網路上抓來的資料,或進行書籍、期刊論文的閱讀,我總覺得自己就像與這個那個人進行了一場又一場的訪談,差別只在,沒辦法直接與他們對話。這些人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資訊、觀點、立論。而我,作為一個研究者,就是將這些採訪到的資料加以組織、整理、分析。更好的時候,就是找到自己的立足點加以批判,甚且進一步創造出帶點創新的意見。

這樣的工作,幾乎與我當年當週刊記者時所做的事如出一轍。如此,當我回頭去想的時候,就會清楚發現,生命中的某些經歷,總不會僅僅只是白白過去,而不留下些微的蛛絲馬跡,繼續混雜交織在日後的生命路程裡。

而學術工作上的耕耘,亦是如此。過去,總想不通為什麼K的一篇博士論文可以東切一塊,西加作料,然後就一盤又一盤的好菜上桌。而我,厚厚兩百多頁的博士論文,好不容易才將摘要整理成一篇文章,就已經覺得幾乎彈盡糧絕,再難從中生產出什麼。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原先僅僅二十來頁的計畫,怎麼寫成了三篇論文後,我竟覺得應該可以繼續往第四篇前進。然後,才發現,不是炒出大雜燴,而是學術的累積與細緻化。舉例來說,一篇談論高等教育品質保證的文章,可以先作大概要的介紹,把整個發展放在較大的國際與國內的發展架構下去理解;接下來繼續以具體實施之狀況為對象,針對個別的品質保證機制之程序、標準、模式等,加以精緻化的討論;最後呢,把不同的品質保證機制所使用的評定標準加以分析,還可以就此去解析背後所反映出來的關於學習、學生角色、教學、、、等等的信念與觀點。

而過去所碰觸過的某些面向,在某些時候或段落裡,就成了可以拉進來廣化或深化的後台了。

學術好好玩!

更好玩的是,在寫某一篇論文時,完全沒有一個預定的結論。只是整理啊,組織啊,並不知道自己最後將會落腳何處。沒想到寫到最末時,靈光一現,發展出了一個新的解釋模式,而將那篇論文推上了TSSCI的期刊上。這會兒,這樣的研究竟就接近了過去在做的現場觀察與訪談了,因為,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挖掘或發現出未曾預料的寶貝。

偶一回頭,就看見了自己的進步。

2 則留言:

檸檬桉 提到...

想說:恭禧~但這句話的身體語言像是雙手緊握。
於是我想這樣說:嗯,真好。深深的擁抱。

fisch 提到...

下次碰面時,得記得實質兌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