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期待再相見



參訪手記五                                    12.07.2014
期待再相見

由於公車時間無法配合,一大早我即從Lustnau的新居徒步下山,整整走了半個小時,趕在開車前四分鐘到達車站,準備去Petra老師家進行訪談。

原本相約9:30,不過,一個小時僅有一班公車,我要不早了四十五分,要不會晚十五分。「早到總比遲到好吧!」我心裡想,所以還是厚著臉皮就先打電話給Petra 了。Petra很爽快的就抱著她的小孫女來到車站接我。

她和先生、女兒、孫女住在一棟位在路邊的三層獨棟房子裡。我到時,兩位臺灣來的訪客正和她先生坐在桌邊用餐。桌上的麵包籃裡有各種早上新鮮出爐的麵包;此外,果醬、蜂蜜、咖啡、綠茶齊備。老先生說:「僅有週六才有這樣的享受啊!」我要了一杯咖啡,邊陪著他們用餐邊與大家閒聊。

Petra家與我之前去過的德國家庭都不一樣,他們家的雜物眾多,房子四處散落著各式裝飾品、書籍、玩具。連我剛送給她的禮物,她拆開後,也就先隨手放置在某張桌子上。而來自台灣的紙袋(想必是老師們帶來的禮物),也在房子中隨處可見。至於廚房桌上,除了堆疊的廚具餐具外,還擺了好多罐她剛醃製的櫻桃。他們甚至還有一個三層如蒸籠式的儀器,可以用來加熱萃取果汁。

除了自製櫻桃果汁外,他們也把過多的蘋果送去城裡的榨汁廠處理。透過特殊的裝置,新鮮的蘋果汁得以長時間妥善保存,而不會發酵變壞。Petra取了杯子幫我裝上一杯,鮮美的果汁酸中帶甜,真的是美味極了!!!

而後,我們就在收拾清爽的餐桌邊,開始了這次的訪談。

Petra明年就可以退休了,不過,因為今年繼續擔任接待家庭的工作,所以,她說就權上來講,她明年應該還可以再去臺灣一次。致於退休後的生活,就再看看了。

訪談完後約十一點,由於我和學生的訪談安排在下午三點,所以她建議我留著與他們一起用午餐,待他們下午驅車前往Bebenhausen郊遊時,再順路載我去Dettenhausen車站搭車。我接受了她的美意,在她外出採買時,就窩在他們家的客廳書寫我的記錄與整理訪談錄音。

中午Petra僅準備了沙拉和烤肉串,其他的食物則是他們昨天四人在Tübingen點了滿滿一桌之後的帶回來的剩菜,有Bratkartoffeln(香煎馬鈴薯)、Mautaschen(德國水餃)、Späzle(此地特色蛋麵)。Petra準備沙拉時,Caro(永平的英文老師)就拿著她的小記事本坐在旁邊記錄食譜。Petra說:「她總這樣,我煮飯的時候,她就一步一步記下步驟。」

下午到達學校時,校園中空蕩無人。三點時,僅有我一人坐在空地上的木頭桌邊等著。我試著想要與Claudia聯絡,看看是否可以找到受訪的學生,但電話那頭傳來答錄機聲音,恐怕她今天也跟著參訪團一起上路。

而後突然從球場邊走來一男一女兩個青少年,我對照著受訪者的名字,詢問他們是否就是korenYanick,兩個人對我搖搖頭就走了。隨後還來了個好高的女孩,她從我身邊經過,也沒多說多問,我想她既然聽見我剛剛的詢問卻沒有表示,恐怕應該也不是Koren

20分鐘後,我且絕望的想著自己應該是被放鴿子了,決定走往車站的咖啡館去。但那高各頭的女孩也跟著走向大門口坐下,我於是決定還是前去一問:「你是Koren嗎?」她點點。「啊!那我們兩個剛剛在幹嘛啊?」我忍不住驚呼。我以為她看起來像是老師而不是學生,且看見我這獨自在校園晃蕩的臺灣人卻沒來相認,必然不會是受訪者。沒想到竟然是!還好,在臨走前那一瞬間的決定,讓我們沒有彼此錯過。

等不到Yanick,我和Koren就先在大木頭桌邊展開我們的訪談,一直要再過了十分鐘以後,Yanick才現身。這兩個孩子都已考完高中會考,言談比之於之前在K中學受訪的學生來得沈穩許多。不過,對於未來升學,他們卻同樣也感到迷惘,還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何在。

雖然如此,Koren還是申請了幾所大學的服裝設計;而Yanick則決定先去做Ausbildung(職業訓練),一年之後再去上大學。他們說,很多人畢業後,的確沒急著立即升學,有的出國去,有的去實習或服社會役。

訪談結束前,Claudia即第一個現身惜別會的現場,準備進行小小的佈置。而一如以往,擁有鑰匙的校長又姍姍來遲。Claudia對此與我相視一笑,表示我也瞭解了校長遲到的習慣。之後寄宿家庭的家長們則陸陸續續帶著準備好的餐點,與孩子們一起前來會場。

這是參訪的最後一夜。臺灣學生忙著贈送Partner臨別禮--學校美術班製作的筆記本、鑰匙圈、書籤,也忙著拍照留念。

大家分頭用餐時,我和對面的Fuhrmann女士以及身邊的Marianne老師針對交換之事聊了一下。Fuhrmann和她的女兒Bianca曾經去過台灣進兩次,第一次因為學生人數不夠,所以開放家長也可加入學校的參訪團;第二次他們則是以私人的名義前去台灣旅遊。她很開心的述說十五年前第一次去臺灣時,外國人走在路上真是稀有。她一頭尚未變白的金髮,很是引入注目,許多人都來要求與她合影,讓她好有成為明星的錯覺。她還直跟第一次負責接待的Marianne老師說:「要私人去才好玩哪!」

Marianne是學校的體育老師,學生去臺灣表演的傳統舞蹈,就是由她負責教授。她說自己是來自鄉村的小孩,以前從來沒有出國的機會。因此,她很願意支持自己的孩子參與這樣的交流,因為她認為,送給孩子項鍊會遺失會被偷走,但送給她一趟旅行,那是偷不走的,且會常留在心裡的東西。

告別會結束前,一如歡迎會一般,每對伙伴都被喚到前方,由德國的學生致送臨別禮物給伙伴,而我和臺灣老師們也各自獲得禮物。校長喊我去領禮時還特別強調:「這個交換可是有學術研究相伴呢!」不過,她還是不忘在最後的致詞中,又「調侃」了臺灣教育一番,說臺灣學生會學到不要在課堂睡覺、會瞭解德國學生晚上有很多時間與家人同在不過這段德文致詞,永平的德文老師全然跳過未翻譯。不知是有意忽視,還是為了簡省時間而略過?

送完禮物,臺灣的學生上台演唱「Danke」(謝謝!),很多學生邊唱邊紅了眼睛。明天一早,十天的參訪就要劃下句點。不知他們收拾在行囊中的,除了一路採購的物品之外,還會留下什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