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德國生活—相見不晚

德國生活相見不晚                                       30.07.2022

                                           2014


                                           2017


                                            2022




自從他中風之後,每一次,我去拜訪他時,他都坐在門邊對著大窗的位子,而我則與他斜對角而坐。隔在我們之間的小桌子上會有煮好的咖啡和師母的手做點心,然後,師母就會幫我們父女德國稱博士指導教授為Doktorvater,博士爸)留下一張合影。

但這次的相見有些小波折。

前兩年,CORVID19疫情嚴峻時,我寫了EMAIL問候他。第一年,他回覆說一切安好;第二年,音訊杳然。這次來德前,我也先寄了郵件詢問會面的可能,但寄去的信件石沉大海。惟巧合的是,我入住的民宿與他的住處近在咫尺,散步過去只要三到五分鐘。

我的確就散步過過去了,博士爸的名字仍在信箱上,但不減我心中的掛慮。我的確擔心著,深怕他這兩年身體有變化,或不幸在疫情中往生。

我於是先詢問教育系的老師是否聽聞他的近況,但對方與他並無私交也因此探聽無果;然後,朋友建議我可以寫張卡片投入信箱並留下聯絡資訊,也許就算老師不在了,他的家人也會代為回覆。

等了兩天,就在我搭公車的時候,接到了老師的電話!也因此有了午後的相約。

他說,這兩年,中風後的雙腳行動越發困難,而左手需要右手的支撐才能舉至與肩同高的位置。他已經不再使用電腦,所以我的信件他當然也都沒收到。而2019年相贈的書,則是他的第10本也是最後一本專書了Beziehungspädagogik,關係教育學)。我很喜歡那本書,對他所處理的議題深有體會,但他打趣笑說賣得不好哪」他也沒意願寫傳記,70歲生日時,師母自己手做的相片書,為他一生的精采留下豐富的記錄。

不能書寫,無法拉琴,不去度假,不再抽菸,他現在的生活由小說、音樂、記錄片、政論節目,以及窗外的那一片風景所填滿。

2014年碰面時,他說要在80歲的時候重拾菸斗。他今年81歲了,想想,為了健康之故,他說還是等到90歲時再抽吧所以,道別時,我們說,等他90歲的時候,我們要一起來慶祝。

沒有留言: